衢州本月底可飞抵19个城市

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参与者,晶科能源积极披露其在实施十项关键原则方面的进展,并致力于持续改善自身业绩,确保达到并超越《契约》和联合国所设定的期望。

硅料的价格和质量对光伏发电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光伏产业有着一条明确而清晰的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系统是产业链上的5大环节。同时,硅料的价格和质量对光伏发电的成本和效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衢州本月底可飞抵19个城市

保利协鑫研究院副院长蒋立民介绍说。投资减少30%,生产电耗降低65%,人员降低30%保利协鑫近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硅烷流化床法(FBR)颗粒硅1万吨项目投产后,经过生产运营及下游客户使用实证,颗粒硅各项指标再获新突破头尾寿命、尾碳、成晶率、单产、转换效率均领先行业水准。蒋立民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经过10年研究改进,FBR颗粒硅已经较好地解决产品质量、长周期连续运行、低成本等大规模产业化问题。我国已承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将带动大批光伏发电项目投建运营。在终端市场带动和国家法规的倒逼下,各家原料企业都在研发硅料新工艺。

为淘汰落后光伏产能,工信部规范已明确提出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根据工信部规范要求,记者沿着FBR颗粒硅和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的生产流程,分别对二者生产的多晶硅组件,在整个光伏产业链的路径进行碳足迹溯源,可以看出,仅硅料环节生产1吉瓦颗粒硅可减排13万吨二氧化碳,较改良西门子法降低74%,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生产1吉瓦组件至少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47.7%。企业在发力单晶的同时,同样下注大尺寸。

新玩家争先入场3月22日,有相关报道显示:三一集团意欲在云南上马30GW单晶硅片项目,其产能规划为:2021年布局5GW,2022年布局15GW,2023年布局10GW。环太集团为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硅片制造的集团性企业,现拥有江苏扬中、内蒙古包头市两大光伏生产基地,拥有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渡云科技有限公司、扬中市环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其单晶硅片制造能力15GW,总资产42.3亿元。该公司总部、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及销售中心将落地珠海,以210mm等大尺寸硅片作为新一代产品,目标成为全球光伏硅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大尺寸成为主流的趋势2021年的招标项目可见一斑,世纪新能源网整理日前近15GW招标项目数据,其中182/210大尺寸组件的招标容量不低于11.218GW,占比不低于76.8%。

新材料业务主要指单晶硅业务。从2020年年末至2021年1月,短短20天时间,京运通与晶澳、江苏新潮、通威、江苏润阳悦达签署高达168亿单晶硅长单。

衢州本月底可飞抵19个城市

上机数控、京运通、高景,其扩产硅片尺寸主要为210,美科、双良节能,在其相关协议中亦明确为大尺寸硅片。报告期内,公司新材料业务产能逐步释放,营业收入大幅增加。多年的单晶、多晶之争,随着单晶成本的下滑,单晶愈发强势,且已成为主流选择。然而,仅一个月之后,3月14日晚间,双良节能发布公告称,与包头市人民政府、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拟签署《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包头 40GW 单晶硅一期项目(20GW)合作协议书》,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分两期建设共 40GW 单晶硅项目。

江苏美科属于江苏环太集团,曾用名江苏高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业内人士预判,中国光伏行业或将迎来一轮洗牌。随着二季度的接近,价格一直涨不停的各版块能否保持价格平稳乃至下调,让人期待从2020年年末至2021年1月,短短20天时间,京运通与晶澳、江苏新潮、通威、江苏润阳悦达签署高达168亿单晶硅长单。

随着二季度的接近,价格一直涨不停的各版块能否保持价格平稳乃至下调,让人期待。且不论上下游企业最终的博弈结果谁赢谁输,一个合理的价格是光伏人期待的。

衢州本月底可飞抵19个城市

江苏美科属于江苏环太集团,曾用名江苏高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如三一集团一样跨界进入硅片行业的企业并不少。

上机数控2021年单晶硅产能为20GW左右。隆基方面虽然没有明确数据,世纪证券数据显示,隆基硅片2020 年市场率可望达约 50%。政企双方就光伏能源、风电能源开发进行交流和洽谈。该公司总部、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及销售中心将落地珠海,以210mm等大尺寸硅片作为新一代产品,目标成为全球光伏硅片领域的龙头企业。该消息暂未得到三一集团官方的证实。多年的单晶、多晶之争,随着单晶成本的下滑,单晶愈发强势,且已成为主流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在硅料价格持续走高的同时,硅片龙头企业价格维稳、电池龙头企业价格下调,或者预示价格拐点的到来。2020年,云南禄丰县政府网曾报道:12月17日,三一重能总裁助理夏益民实地踏勘了禄丰硅产业园区,参观了园区内单晶硅片生产企业。

进入2021年之后,扩产趋势依旧不减。高景太阳能这一名字应该算是惊艳出场。

在硅片领域,隆基、中环占有绝对优势。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硅片产量135GW,全球占比98%。

上机数控表示对单晶硅持续看好。光伏行业协会预判:2021年,210和182的产品可能会占据半壁江山,原本的158.75产品占比可能降到5%左右,156.75可能将会成为历史,高功率产品将会快速导入市场。2020年3月、2020年11月,京运通迈出了扩产的步伐。双良节能强调:新公司设立后所从事的单晶硅棒、硅片生产业务是新开展的业务,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储备和经验。

新玩家争先入场3月22日,有相关报道显示:三一集团意欲在云南上马30GW单晶硅片项目,其产能规划为:2021年布局5GW,2022年布局15GW,2023年布局10GW。同日,媒体发布保利协鑫能源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宣布保利协鑫的硅料价格将不再上涨,并呼吁行业同类企业携手,营造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环境的信息。

双良节能,原为光伏设备企业。硅片新贵要想从隆基、中环手中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因此企业间的互搏或更为激烈。

规模在增强企业自身实力的同时,也是有效进行降本、抢占市场,乃至打击竞争对手的有效手段。企业在发力单晶的同时,同样下注大尺寸。

业内人士预判,中国光伏行业或将迎来一轮洗牌。硅片端,硅料价格不断冲高,隆基、中环把持绝对优势,硅片新玩家何种动力入局硅片,争抢蛋糕?争取利润或成唯一答案。缘何情定单晶大尺寸硅片?纵观上述硅片的扩产,主要发力点都为单晶大尺寸硅片。2017年6月5日,京运通发布公告称,与内蒙古乌海市政府签署了《乌海京运通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就建设设计5GW多晶硅及单晶硅材料为主的产业园区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约为30亿元。

硅料价格疯涨,直逼130000元/吨大关;硅片扩产凶猛,新玩家在建、筹建超180GW,总投超440亿。但如此清晰的细节报道,可信度相对不低。

为何要发力单晶硅片?其实不言而喻。高景太阳能成立于2019年,然而并无更多的曝光度,其身后有着IDG的身影。

2021年3月10日,京运通发布业绩快报,2020年实现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67.09%。如果未来产品价格下降,无疑将进一步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

飞兰
上一篇:中天钢铁“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投用
下一篇:央企熠星大赛在汉路演 46个新能源汽车创意项目同台“秀肌肉”